文章分類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別人淘汰掉我們的同時 我們也正淘汰掉別人

不願面對殘酷的真相背後  我們也在創造殘酷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道理長存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if you are the one》非誠勿擾2

離婚典禮、人生告別式 試婚 雖之前多已聽過卻鮮少有電影以此為題材
華麗的城市背後的人與人之間的空虛與冷漠
反諷社會的現實面 探索了感情與人生的矛盾點
呼應了 活著是一場修行

先結也要先試
諷刺的是辦得比結婚典禮熱鬧
你都不可愛了,他還會對你好嗎?


試婚是甚麼? 不單是只是同居而已
咱就試,其中有一個癱嘞另一個是否可以不離不棄,侍候他吃、侍候
他喝、給他洗澡推他溜灣。婚姻要經得起考驗,不是只靠嘴巴說說算。

看看美國就知道了,離婚變成一種普遍的事甚至是流行,身為現在年輕人的我。婚姻對於我說不近也不遠,其實思考過這問題很久。就像舒淇一樣,結婚,對於我是很重要的事情。結了就不離了。

我想舒淇可以詮釋得那麼好原因,是因為就像她自己說的,她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也許因為原則跟底線會錯過很多東西,但是至少不會得到不想要的。她做自己,所以她很自然很真誠,我覺得她演得很好,非常欣賞她。


秦奮雖然表面跟笑笑吵鬧不休,不過其實心底把笑笑呵護得如長
上明珠。從第一集笑笑跳海受重傷,他說不管笑笑摔成怎樣他都接
住她,這句話矛盾了。從這裡可以知道秦份愛的不是膚淺的愛笑笑美貌
而是愛他單純、認真專一、超脫現實的內心。

秦奮說:誰動感情誰完蛋。
以前我認為這是真的,但是誰說呢?如果每段感情都玩玩,那到頭來會不會像香山一樣在人生最後一刻才來後悔,沒有好好愛身邊的人? 最後雖然沒有輸給別人,卻輸給自己,那可不虧大了。


舒淇在片中說:我本來以為很了解自己,有些東西可以培養靠時間拉近。現在發現,時間可以把人拉近,也可以把人推得更遠。好感不能代替一切,感情是勉強不來的。 的確,感情是勉強不來的。
      雖然此不過矛盾的是,在後來片中又提到"婚姻怎麼選都是錯的,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一輩子很短,是要去珍惜現在所擁有但不是一看就有感覺的人?還是慢慢等待所氣味相投的Mr Right?我想這又矛盾了,或許愛真的可以培養八。

       偽批判現實主義、你要注意了:別做了偽憤青而不自知。
這話聽起來特刺耳,不過卻很中肯。偽憤青,我們知道得越多越容易自大,越容易憤慨社會。但是天大地大,學海無涯。站在巨人的肩膀是理應更謙虛,越知道甚麼越發現自己的渺小,不過做一時的偽憤青也未嘗不好?畢竟俗話有云:真正的學問是由模仿開始。因此剛起步時假裝自己是憤青,不久上手後起不如假包換?

其實這一幕還挺突兀的,在香山知道他得了不治之症後。一群好友去 pub裡坐著。我不太懂馮小剛要表達甚麼,是麻醉自己嗎?藉酒消愁、藉歡愉場所來麻痺自己?下一幕留幾個空鏡頭,回歸到封閉黑暗的房間。很反差但也很真實。  

      









看到這一場景我真感動,香山依偎著不是他的愛人而是他最好、最信任的朋友。朋友就是了解了全部的你,你的善你的惡後還愛著你的人。就像秦奮在香山人生告別會說的:香山一身邪氣、誰跟他近誰倒楣、但是我們愛他,愛那個一身缺點叫香山的壞傢伙,沒他不好玩。這就是知己是友情。
 
     香山人生告別式最後念了一首詩,當我聽到時候真是忍不住眼淚直流。這首耳熟能詳的詩我大概幾年前就讀過,還把它抄在我筆記本裡,馮小剛用在這場景,真是恰到好處身入心坎: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裏,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裏,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裏,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我記得這是與佛教有關的詩,在敘述佛陀不管你有沒有想到他他都在那裏。你在他面前膜拜,他可以看著你;而你不在他面前,他透過心也看著你。在介紹藏傳佛教中也聽過相同,在不同地方看到還是很感動。信仰無所不在。
                        

     在電影影中我覺得還有一個地方在嘲諷現在所謂美女,派對、亮麗外表美好身材明星的所謂慈善會。北極熊為什麼不吃企鵝寶寶?有很多明星真沒甚麼腦,自己被誰賣掉買家又是誰。這社會常常充滿這種敷衍的虛偽,娛樂新聞、水果日報充斥了社會,主因是因為也有人要買單。多無奈啊?我認為真正歷久彌新的美是,內涵、內在、真誠以及能愛人的心。這種無形的才是取代不了的。
      

     毛澤東《矛盾論》提及: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矛盾構成生活,生活串聯成世界。人生很短,與其當錯且錯,我更偏愛活在當下。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而擁有的定義並不是佔有,而
是兩人一同擁有快樂、幸福的每一個片刻。

      
   
         活著就是一場修行 !
         愛就是活在當下!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face the music─淺談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的補償與平反  
吳宥霖教授演講摘述與後感 2012/02/29

        衝突時間點:1945年行政官陳儀接收台灣, 1947228日事件爆發,1945520日實施戒嚴,1987年解嚴。
        衝突原因:由於陳儀接收台灣,不諳民情、產銷失調、物價飛漲、官紀敗壞,民眾不滿情緒到沸點。在1947227日查緝私菸時誤打傷女販,而誤殺路人,激起民眾怒火而開始反抗。為解決爭端與消除積怨,各地精英組成協調委員會,但陳儀認為他們是奸匪叛徒,報蔣中正主席派兵台鎮壓。38日二十一師在師長劉雨卿指揮下登陸基隆,十日全台戒嚴。派兵鎮壓,多失蹤死傷數以萬計,以基隆台北嘉義高雄死傷最為慘重(受難者主要為:台灣消失的菁英、受牽連者、遭誣陷者、槍彈波及)。二二八事件中本省人與外省人隔閡重大,溝通上面有障礙,但本省外省私底下也有很好合作的,會有重大隔閡其實有一大原因是政府所醞釀的。1987年解嚴後,成立紀念碑並補償受害家屬,成立二二八事件之調查研究以撫慰歷史所造成的巨大傷痛。
       
      彌補過程:剛開始二二八補償時期,很多受害者仍不相信政府,不敢來申請補償;而有些人來了是咒罵承辦人。有些人把剛立好的紀念碑給敲掉以表達不滿。 政府道歉→賠償→追求真相→公開史料→建立紀念碑→建立紀念館→二二八國定假日。限制為必須受二二八事件公務員或公權力迫害者才可申請補償、經過五十年後才來補償,很少人來申請因為舉證困難,目前基金會只通過大概兩千七百多件補償。補償所面臨的問題不只是舉證問題、還有親子關係的問題,繼承權利按照民法繼承權力;子女父母配偶,有受害但沒有申請權人。

        補償面臨困難點:申請人數很少大約只有九千多人,政府花費七十二億。對於二二八事件證據問題與親屬關係、分配爭議等都是問題,申請會那麼少主因是時間與舉證的困難。沒有來申請可能原因:1.受羈押之受難者未將事實告訴家人。2.失蹤案沒有證據證明是二二八事件所造成。
        補償與賠償差異:補償為彌補合法的迫害;賠償為彌補非法的迫害

最近二二八才剛過,媒體節目已不在像過去般沸沸揚揚的吵著這些議題。看著二二八紀念碑的文獻與相關資料記載、及相關照片文獻,雖然這可能離我有點遙遠,不過心裡還有種感同身受痛心與難過就好像親身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雖然太陽下沒有新鮮事,不過台灣歷年元首在二二八這天都格外警慎,並公開道歉過去錯誤以及進行補償。老實說如果我是受害家屬我實在很難去體會這會是甚麼感覺,若加上看到過去政黨以二二八事件做把柄來攻擊對手。我想我應該會更難過。所以能夠更加了解二二八事件的真相與事後的補償措施是我們現在活在安逸的時代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責任吧,畢竟生命是無價的,人命是無法用價值來衡量。我們只能藉由檢討過去以提醒過著安逸生活背後是多少血淚交織而成。

        小插曲:與高官合影要站在其左手邊、除非妳是女生。